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成功地改革了昆山腔。接着,梁辰鱼首先用昆山腔搬演了《浣纱记》传奇,轰动了当时的剧坛,各地争相上演,大大促进了传奇创作。万历年间,作者云起,灿若繁星。作品繁多,林林总总,形成我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汤显祖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剧作家。
汤显祖(公元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海若士,一称若士,晚年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广学博识,介乎儒侠之间,有改变世界之大志。因性格孤傲,不肯依附权相张居正,屡试不第。张居正死后次年中进士,又拒绝新任首辅申时行、张四维的结纳,因而不得重用,做了个无权无势的南京太常寺博士。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汤显祖上《论辅臣科臣疏》,猛烈抨击朝政,被贬为岭南徐闻(今雷州半岛)典史。三年后迁遂昌知县。任职期间,力劝耕读,压抑豪强,驱除虎患,除夕允许囚徒与家人团圆,元宵纵囚观灯,深得老百姓爱戴。汤显祖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明王朝的腐败,深感无法实现抱负,遂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辞归乡里,建玉茗堂清远楼,潜心于著述。他的剧作,除《紫钗记》作于万历十五年前后,其余三部都在这时次第完成。
汤显祖生活的时代,朝政腐败之极。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国势如溃瓜,手一动而流液满地矣”。(《去伪集》卷五《答孙月峰》)许多对现实不满而又有创见的知识分子,努力打破程朱理学的束缚,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教条,兴起了以泰州人王艮为首的“左派王学”。汤显祖早年曾从学于王艮的再传弟子罗汝芳,深受“左派王学”的思想影响。汤显祖与思想豁达、气盖一世,以禅学名义反程朱理学的达观(紫柏)和尚是莫逆之交。他最敬佩的人则是晚明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李贽〔zhi质〕。李贽猛烈攻击儒家经典和孔孟之道,揭露假道学的虚伪和丑恶,主张重视功利,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思想,被看作“狂人”和“异端”。在他们的影响下,汤显祖成为文学戏剧界反理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他曾公开声称“师讲性,某讲情”(陈继儒《批点牡丹亭题词》、吴人《还魂记或问十七条》)。他认为,“世总有情”(《耳伯麻姑游诗序》),“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强调“情至”观念与封建主义性理之学的不可调和。他推崇徐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李贽的“童心说”,崇尚真情,认为“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合奇序》)他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答吕姜山》),反对按字谋声等形式主义倾向,强调内容不受声律束缚。
汤显祖著述丰富,除诗文外,最重要的成就是他的戏曲创作。他平生写过五部传奇,处女作是《紫箫记》,与友人合作,且未完成。另外四部是:《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紫钗记》取材于唐代蒋防《霍小玉传》,是在半成品《紫箫记》基础上写成的,标志着汤显祖创作思想的飞跃和艺术上的成熟。此剧演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故事,塑造了痴情的小玉,豪侠的黄衫客,有缺点和弱点的有情文人李益及强权者卢太尉,突出了“情至”与“强权”的斗争。其中《折柳阳关》,描写李益与小玉泣别的绵绵之情,颇为动人,成为昆剧传统折子戏。
《牡丹亭》在《临川四梦》中成就最高。作者自己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此剧取材于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但又充实了大量新的内容。南安郡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耐不住读经的枯燥,在丫环春香陪伴下,到花园游玩。姹〔cha差〕紫嫣〔yan烟〕红、群鸟争喧的烂漫春光,突然使她感悟到青春的美好和短暂,引起无限伤感。一时间精神困倦,朦胧睡去。梦中见一翩翩书生,手执柳枝与她幽会。醒来怅然,追思不已。再度寻梦,不见伊人。丽娘相思染病,临终前描下真容,题诗于上,埋于花园太湖石下。不久,丽娘香消玉殒〔yun允〕,葬于牡丹亭边,建起梅花庵。三年后,广州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途经南安郡,因染病住进梅花庵,并在太湖石下拾到丽娘的真容画像,竟和梦中所见女子一模一样。梦梅焚香拜画。入夜,丽娘竟从画上走下。梦梅遵丽娘之嘱,掘墓开棺,丽娘竟得复生。二人结为夫妻,同赴临安(今杭州)应考,又至扬州寻父。杜宝将柳梦梅当成掘墓之贼,痛打关押,也不信丽娘复生。后经反复验证,才信此事。最后,皇帝出面方得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