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节隐患多
源头把关是重点
上个月,央视《消费主张》针对校园周边的“5角零食”进行了专题报道。其中就曾提到,经过检测,校园周边售卖的许多面制小食品,都存在着滥用、超范围使用、超量使用添加剂的现象,而孩子们对于这类小食品的追捧和热爱,就在无形之中,为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要保障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为孩子们的嘴巴和身体健康构筑一道“防护墙”,就要从食品生产的源头抓起,为此,记者走访了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该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解庆先告诉记者,麻辣面制品、塑料管、袋装饮料、简易包装的糖果、饼干,都是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灾区”:“那些规范的、有许可证的大型食品企业,一般都不生产以上这些种类小食品的。因此,这些零食的生产厂家,大多是无证的小企业或小作坊。”这些企业无论是从原料和农副产品的采购,还是添加剂的使用上都很不规范,操作人员也没有健康证明。“其中还有不少用的是假冒QS标识及生产许可证号码,其实所生产的食品,根本没有经过检测,就流向了市场。
解处长说,不久前,质监部门刚刚端掉了几家无证、无照生产小包装食品的企业:“他们生产的麻辣条,主要的销售对象就是学生。”解处长还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小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尤其是对食品生产中添加剂使用的监管,是质监部门工作的重点:“如果发现有滥用、超量使用,或是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一旦检测不合格,就立刻责令停产整顿。”
小本经营是主力
流动摊贩须规范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这些深受学生追捧的“5角零食”,大多来自于流动的小摊小贩,而在正规的商场或超市中,则往往难觅其踪。从西安市工商局食品处,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幼儿园247个、中小学978所,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多达5126户。流动摊贩多,管理难度大,是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问题之一。无证无照小食品经营者多属小本生意,流动性强,取缔后容易“卷土重来”,反弹现象严重。加之儿童小食品安全方面的标准、法规起点较低、未能形成体系。各职能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监管范围模糊不清、沟通协调不够、执法合力不强,容易出现交叉执法、重复监管和空白地带,出现“都该管,都不管”的相互推诿现象,给问题小食品得以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