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不可轻(季羡林)
故事名称:一寸光阴不可轻(季羡林)
更新时间:2023-03-08
故事内容:
小艾读散文,和孩子一起聆听散文,获取文学素养。或产生共呜,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美好。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作家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坐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的向前走动,他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服,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的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的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他的秒针一跳一跳的,让我再清楚不过的。 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一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这是用人工来抓住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的常识。到了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的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 有一利必有一弊,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了手表的奴隶。现在各种各样的会极多,开会必须规定时间几点几分,不能任意伸缩。如果参加重要的会,而路上偏偏赶上堵车,任你怎样焦急,怎样频频看手表,都是白搭。这不是典型的时间的奴隶又是什么呢?然而话又说了回来,在今天头绪纷纭、杂乱有章的社会里,开会不定时间,还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哉游哉,今天的社会还能运转吗?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正是文明的表现。 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缥缈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 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一年。 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 一年24个节气,对他们种庄稼有重要意义。 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 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 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我既不是自然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对无头无尾和无边无际实在难以理解。 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 如果时间有了头尾,头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 因此难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没有其他途径。 现在正是初夏。 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青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 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下水。 波光潋滟,水色接天。 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 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 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 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 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蓝。 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 座中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印度人是聪明的。 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遗物。 范文里,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 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时间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 罗摩泰然处之,既不饮恨,也不吞声。 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今天知道,不但人类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中国人大概希望争取长生。 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希望活下去。 在旧社会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小百姓,绝不会愿意长远活下去的。 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则热切希望长生。 中国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 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仙药而中毒身亡的。 老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 我这个木头脑袋瓜,臣想也想不通。 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天的话,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 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问想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 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 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是会有兴趣的。 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 养鸡喂狗,永远喂下去,你也受不了。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前有涯之生? 无意之事,天上没有。 在天上待久了,你一定会自杀的。 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有见地之言。 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呆在人间吧。 要呆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 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 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带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 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坐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 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 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90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