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炒菜时间短或用红烧、烤箱烤制的烹饪方法,油烟相对少一些,适合用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各种调和油、不含叶绿素的橄榄油(淡黄色,特殊气味淡)、葵花籽油、玉米胚油、大豆油等;
3、极短时间炝锅、炖菜、煎蛋,做各种非油炸面点时,油温不超过180℃,可以用花生油、玉米胚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另外还可以用葡萄籽油,虽然其不饱和脂肪酸高,但其中的抗氧化物质较丰富;
4、焯煮菜、蒸菜、做汤等,温度不超过100℃,可以用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芝麻油、小麦胚油、葡萄籽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5、拌凉菜可以用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芝麻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要点2:烹饪时要控制油温。
要想吃到健康的油,炒菜油温就要控制在五六成左右。每一种油脂产品都有“烟点”,即开始明显冒烟的温度。妈咪可以把油倒进锅里先摇匀,看着有一点点冒烟就是五六成热。小编还要向大家推荐手掌检测油温法:将油倒入锅中,中火加热一两分钟,手掌放在离锅面5-8公分处,如果没有温热感,说明这时油温较低,大约为100℃-120℃;如果掌心温热但不会烫人,温度大约为120℃-140℃,如果有烫手的感觉,油温可能已经超过180℃了。
要点3:防止宝宝吃油过量
现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吃油过量的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人均每天的用油量为25-30克。而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每天人均吃油量为49.1克,它“贡献”了一个普通女性一日所需能量的1/4,也为国人日益增长的肥胖率以及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发病率帮了不少忙。在控制油量方面,小编建议,买油要买小桶的,按照膳食指南要求,可以将一家人一周的用油量倒在一个油壶中,方便随时监测。小编还要告诉妈咪们一个小妙招:家庭用的小白瓷勺一勺为8-10克,妈咪们可以用它来控制油量。
很多妈咪会觉得家中的食用油总是不耐用,特别是每次煎炸食物后的剩油让不少妈咪头疼,扔了可惜,接着炒菜会有损健康。实际上,剩油的最大问题在于避免再次高温加热冒油烟,把握住这个原则就可以二次利用了。只要锅里温度不超过100度,又只有一两分钟的加热时间,不会冒烟,用剩油完全没问题。
在煎炸食物快结束的时候,就趁着油温合适,扔进去各种调味品,比如辣椒、葱、蒜等,可以做出香喷喷的葱香油、蒜香油等调味油,拌凉菜时放一些能提味。还可以在做烤饼、花卷之类的面食时放点过滤后的剩油,由于烤饼时内部温度不太高,而且还有面团中淀粉的保护,油脂不会明显氧化。另外,焯蔬菜时也可以在沸水中放入1勺油,这样菜叶颜色鲜亮,而且口感软嫩。做蔬菜汤的时候,也可以最后放一点剩油,特别是炸过肉的剩油,能增加汤的香味。
不过,为了减少油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小编建议妈咪们尽量避免油炸的烹饪方式。实际上,不少速冻鱼肉、鸡肉饼、鸡米花之类的需要油炸食用的半成品,如果把油换成水,一样美味。方法是:直接把未化冻的肉饼放在不粘锅上,先中火加盖烤两三分钟,让表面变热。然后加入两勺水,盖上盖子。等到有蒸汽腾起,再转小火,慢慢地煎。待水分蒸发之后,翻面,再加两勺水,继续煎。最后打开盖子,把上下两面用小火煎脆,即可食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食物表面金黄、外脆里嫩,同时也更加营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