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生成: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穿衣服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孩子们刚入园时基本上都不会自己穿衣服,户外活动就需要老师一个一个的给穿,每次出去玩老师都累得一头汗,孩子们等得一身汗!于是,我们就把教会孩子自己穿衣服定位我们一日生活习惯培养的一个基本内容。通过仔细观察孩子们穿衣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想出一套比较适合小班幼儿掌握的穿衣步骤,在此呈现给大家,供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1、认识和了解衣服各部分名称
2、学习正确穿衣服的方法
3、培育幼儿间互相帮助的好品德
4、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活动过程:
习惯培养第一天:认识衣服各部分名称,尝试抓领子的练习
衣服包括: 衣领、衣袖、衣服襟、口袋、底边、衣服里子、衣服面子、拉锁、纽扣、扣眼等部分。
为什么要先将衣服上的各部分名称逐一教给幼儿呢?这其实是为了给下一步的教学做一个铺垫。让幼儿能听到名称就立刻能指出来是哪儿,这样在下一步讲解过程中幼儿就能够清楚地知道老师说的是衣服的哪个位置。细心的老师会有这样的经验,有的孩子特别容易把衣服底边穿到上面去,很滑稽的样子。我们通过让幼儿练习抓领子,使衣服里子或者面子向着自己。这样反复比较、练习后,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不会再出现衣服大头向下的笑话了。
习惯培养第二天:我们开始创世一种非常简单的穿衣方法——蒙氏穿衣法:1、双手抓住衣领,使衣服的里子向外。2、将衣服里子向上铺在桌子上。3、整理好衣袖和衣襟。4、将双手同时伸进袖洞中并向上举起,带动衣服向上绕过头部,双手伸出袖口,衣服也就穿好了。5、整理一下衣领或帽子、衣襟,穿衣过程结束。
这个穿衣法可能和我们平时穿衣服的方法不太一样,但是经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个方法动作简单,非常适合年龄小的幼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配合童话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有两只小老鼠比赛钻洞洞,它们同时站在洞口,预备——齐!哈!它们俩一起钻出了洞洞!在欢快的笑声中,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孩子们掌握了。
习惯培养第三天:巩固练习,是孩子们能够熟练掌握。有的孩子会出现反复,一会儿穿上了,一会儿怎么也穿不上了。这主要是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在抓领子的时候把衣服拿反了,在一个就是衣服领子和底边摆倒了位置。这活动中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及时纠正。
习惯培养第四天:在大多数孩子熟练掌握蒙氏穿衣法之后,可以再教给孩子一种常用穿衣法——交叉穿衣法。这种方法比蒙氏要难一些,但也是我们成人平时常用的一种穿衣方法。就是双手抓住衣领,使衣服里子面向自己。(这点与蒙氏穿衣法正好相反,要注意提醒幼儿)。然后松开一只手,将松开的这只手伸向抓着领子的那只手下方的袖洞里,一直将手伸出袖洞,这只袖子就穿好了。然后松开抓领子的手向身后去找衣襟,抓住衣襟绕到肩上,用穿好衣袖的这只手抓住衣襟,将剩下的那只手伸入袖洞。整理一下衣领或帽子、衣襟,穿衣过程结束。
为了让幼儿便于掌握,我们将整个过程编成了一个小儿歌:“小衣服,真好看,上面是领子,两边有袖子,衣襟左右分,下面是底边。面对面,站站好,小手分开抓两边。左手你就向右伸,右手你就向左伸。悄悄钻进袖洞洞,另一只手回去找。找啊找,找到了,小小老鼠钻洞洞。翻出领子和帽子,上下左右整理好,拉上拉链就穿好!”孩子们边听儿歌边穿衣服,很快就穿上了。
在这个穿衣过程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很多孩子穿上一只袖子之后,自己找不到另一边的衣襟。这时,我们就鼓励幼儿主动向同伴求助。这也是我们这一活动的一个延伸目标:培养幼儿合作、互助的交往能力。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对于“帮我一下”或“我来帮你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