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让宝宝自己动手吃饭的4个方法
满周岁时,宝宝特别想仿效大人吃饭的动作自己吃饭,他会从妈妈手里抢过汤匙。等到1岁半,宝宝学会自己吃饭之后,态度可能发生180°的转变,坚决要妈妈喂他才肯吃,怎样办?
要训练宝宝自己吃饭,请爸妈注意以下4点:
1. 控制零食:宝宝肚子不饿时,要他自己吃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爸妈千万记得,正餐前2小时不要提供点心,宝宝饿了自然会想吃,自己动手的几率就会大增。
2. 关掉电视:宝宝很早就学会按电视开关和遥控器了。宝宝的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与大人不同,无法做到一心二用,眼睛在看电视,就不能同时做到安心吃饭,索性大家都不看,养成好习惯。
3. 坚持不喂饭:宝宝尝试拿汤匙的手法较原始,需要一天连着一天的训练,逐渐调整姿势,手的灵巧度才会提升。爸爸妈妈请记住,越俎代庖的事不能做哦。
4. 爱要用对地方:很多爸妈会往宝宝小小的胃里塞大量的食物,其实“吃得太多横着长”,只有吃得均衡,才能既长高,又长智慧。如果是真心爱孩子,那么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请放松心情一口一口慢慢吃;吃完了,陪着宝宝做些小游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实例分析:
凯蒂6个月大时,就开口说话了;1岁时,别的宝宝刚会叫妈妈,她已经会唱歌了,还经常冒出一句句“智慧童言”,让人惊诧不已。聪明的凯蒂还是一个“小开心果”,逢人就笑,所以人见人爱、事事满足。
爸爸妈妈原本为凯蒂感到自豪,不料,1岁9个月开始,凯蒂变得越来越不乖了,稍不如意就大呼小叫、假哭乞怜,直至达到目的为止。即便是抓痒(手臂痒)这种小事,都吵着一定要妈妈抓,理由是“自己不会抓”!每次闹完别扭,妈妈要宝宝认错,她居然一反常态,假装没听到。有时,心里不高兴、不舒服了,径直跑到角落耍“自闭”。
凯蒂怎么会发生触觉依赖、情绪波动、行为退缩的表现?是不是感觉统合失调了呢?如何才能帮助她克服障碍,重新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专业点评:
感觉刺激是脑发育的“营养”。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恰如其分的感觉刺激,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调节情绪、行为的能力。
时下的宝宝们从小被大人捧在手心里,当成“小皇帝”、“小公主”般照顾得无微不至。宝宝不需付出却收获自来,从小养成索要无度、不知感恩的个性。其实,宝宝获得的“享乐”,并不是由自己主导得到的满足,它的主控权在别人手中,宝宝内心也就无法从中得到快乐。学习与结交朋友是幼儿生活的重心所在,两者都需要先付出,之后才会有成果。如果学习不好、不受朋友欢迎,宝宝当然不快乐。
宝宝不快乐,不仅会影响到宝宝的身心发育,还可能使他长大后罹患抑郁症。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预言:21世纪的地球公民,要面对戕害生命的3大疾病——抑郁症、癌症与艾滋病。
回溯三四十年前,那个时候,人们普遍强调“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中国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严格的教养下成长,物质上虽不丰富,但孩子们乐观而有韧性。相比之下,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人们罹患抑郁症的比率却成倍上升,发病年龄亦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因此,从小培养宝宝乐观、豁达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好性格,非常有必要。
培养宝宝乐观个性的5个步骤
众所周知,处理事情不能感情用事,养育宝宝也一样。爸爸妈妈对宝宝虽有无尽的爱,但要懂得用理性来包装,而不是一味地宠爱,那样可能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