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吃剩菜
我妈做菜习惯一次量做很多,青菜一锅一锅地熬。因为她说我们“吃菜多”。
可事实上,菜根本吃不完,于是就一顿压着一顿,几乎餐餐都有剩菜,时间放得再久也不舍得倒掉。
剩菜首先她和我爸吃,吃不完就会逼我们吃。
因为不想吃剩菜,所以就必须把剩的全部吃完才能吃新的。不自觉地就又多吃了很多。
应对策略:
长期吃剩菜会引起浅表性胃炎(我妈就有),所以每顿炒菜的量可以少一点,宁可有点饿,不要过份饱。
美味的东西吃一点点就够了,但不想吃的东西,吃太多,也感觉不到满足。
6、饭后喝汤+汤泡饭
吃饭配汤本来是好习惯,但我家做汤不是象征的意思一下,而是一烧就一大锅。
明明已经塞了一肚子的饭菜,再喝一碗汤,于是饭菜之间零星的空隙也被填满。
有时如果桌上只有剩菜,我们不爱吃,我弟最拿手就是西红柿蛋汤泡饭。
米饭泡在菜汤里被浸得半软,吃进肚里在胃部慢慢发酵,那个酸爽,没试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我爸最拿手是炒菜吃完了,有些菜汤舍不得倒掉,拿开水冲一冲喝掉。于是大量的油脂和盐份就一起到肚子里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福气也爱上了喝汤,饭吃不下了,我妈立刻补一句:“那汤喝不喝啦?”
……
应对策略:
汤泡饭的习惯很不好,既不利于消化,又对胃不好。
事实上,荤汤里的营养元素只固体物质的10%,且汤里的嘌呤含量还特别高,所以想给孩子补,还是给他吃肉和蛋等固定的食物为好。
至于汤,可以喝,但要饭前喝,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的摄入,喝汤的量也不宜多,一小碗足够。
7、吃饭不同步
一顿晚饭,我们家六个人要吃四次。
第一次小福气从幼儿园回来跟我妈一起吃,第二次我下班回来吃和“不高兴先生”一起吃,第三次我爸到家吃,最后一次,我弟吃。
这种“你吃完了我吃”的感觉,让我有种我家每个小时都有人在吃饭的错觉。
对于小孩来说,反正只要你吃,他就眼馋,于是这个喂两口,那个喂两口,不吃不觉也会吃下了更多的食物。
应对策略:
孩子放学回来,如果饿可以先拿水果和小饼干垫一下,等大人下班回来一起吃。
如果实在没办法同步,大人吃的时候也坚决不要再喂孩子。
能一起吃饭,还是尽量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吧!这不仅是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就餐习惯,也是培养一家人亲情的最好时机。
8、食物太单一
因为老家有一亩三分地,所以我爸妈一直坚持着自己种粮种菜的习惯。
虽说饭菜都是绿色无公害食品吃着放心,但也有它的弊端。
比如日常主食,除了米就是面,否则爸妈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你忍心白白浪费吗?
小福气就是一边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一边吃光了一碗又一碗的白米饭。
另外自家种的菜,不可能像菜场里卖的那么齐全。常常是到了一种菜的采摘季节,这段时间饭桌上全都是它。
有人见过满桌都是蚕豆、毛豆、扁豆的壮观景象吗?各种豆,有烧的有煮的有炖的,可不管怎么七十二变,吃到嘴里都是一个味啊!
不仅如此,吃下去的淀粉含量也是蹭蹭往上蹜啊!
应对策略:
要想孩子健康又不胖,那么每一餐的食物除了必要的碳水化合物之外,还要有相应的维生素、素食纤维和蛋白质。
也就是说各种蔬菜、蛋奶、红白肉都要给孩子吃。
如果发现近段时间孩子大便不好,或者吃的食物过于单一,可以补充一些维C。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注意营养搭配,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