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傅蕴慧
在许多发达国家,无论是学校、幼儿园还是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独立性的培养,他们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他们主张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要孩子逐渐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学会自我服务,如自己能选择适当的衣服,知道怎样穿戴;能自己使用餐具、餐巾;会自己洗脸、洗澡、刷牙;会自己梳头、剪指甲。还要学会帮着做家务,如会摆放餐桌、餐具;会掸尘、会清洗碗筷、擦桌子、拖地板、装饰屋子、倒垃圾等等。要求孩子从小学会做事,逐渐成为一个自主的人。成人不能包办代替,以免助长孩子依赖的心理。
随着国门的打开,我们在电影、电视节目、朋友的交谈中,经常会领略到国外有关孩子独立性培养的镜头,我们不妨选几个。
镜头一:美国街头,一位年轻妇女领着刚会走路的孩子,孩子在前,妈妈在后。过了马路,孩子在人行道前停住了,因为他还缺乏上台阶的能力和勇气。一位中国留学生看见了,连忙上前帮忙,却被孩子的妈妈制止了,说:“谢谢!让他自己来吧。”
镜头二:英国某一家庭中的院子里,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10岁,拿着水龙头和抹布,正在起劲地擦洗汽车,为的是从父母那儿挣零花钱。
镜头三:日本的街头,只见一个4岁的小女孩,跟在妈妈和一位叔叔的后面,一路小跑,累了就原地蹲下,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追赶,她已经坚持半个多小时了。原来,孩子的妈妈是中国留学生,女儿出生在日本,接受的是日本的教育,培养独立性和忍耐力是日本儿童教育的特点。最近妈妈接待了一个国内的考察团,当临时向导和翻译,现在正陪考察团的一位成员去找一个单位联系工作,由于女儿无人看管,就随妈妈前往。
这类镜头在这些国家实在太常见了。
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比起人家,我国的大部分家长可以说爱孩子爱得不够理智。他们更多地把孩子当成自家的宝贝,给予百般呵护,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捏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弱小,是需要我们的照顾,但我们要相信孩子的生命力和潜能,它们是需要不断锻炼和挖掘的。孩子是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独特的需求,我们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剥夺了他们独立的需要。
孩子最终都会长大,终究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长大后人人都要担负起一份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如果说故事里的“兔娃娃”离开爸爸、妈妈不能生存,我们还来得及补救,那么一旦长成了“兔叔叔”、“兔阿姨”还不能离开父母独立生存,那该如何是好?不知我们的家长是否想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