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冰绡,轻叠数重,
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
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
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
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
和梦也新来不做。
宋徽宗赵佶因荒淫误国,在公元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恒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因囚致死。徽宗在北行途中,忽见烂漫的杏花,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词。徽宗工书画,通音律,善填词,可与南唐李后主媲美。
这首词上片描绘杏花,运笔细腻,形神具备。接着笔锋一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凄凉愁苦,从它的极盛到衰败暗示作者自身的遭遇,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限痛苦。
下片从杏花的凋零转到自己的愁绪离恨,层层深入,愈深愈痛。先写燕子不解人语,不能托它带去重重离恨。接着叹息远离故国,跋涉艰辛。而故国遥遥,只能在梦中重游。但近来连梦也不作,真令人肝肠寸断,绝望至极。
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这一‘真’字,使本词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