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顾之忧”原意是外出时家中还有令人牵挂、忧虑之事。现在多用它形容来自后方的忧患,有时也指事后的忧虑。
此典出自《魏书·李冲列传》:“高祖得留台启,知冲患状,谓右卫宁弁曰:‘仆射执我七枢衡,总理朝务,清俭居躬,知宠已久。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朕甚怀怆慨。其相痛惜如此。’”
李冲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宰相,受到孝文帝元宏的器重。李冲才智机敏,为官清廉,对朝廷忠心耿耿,因而得到朝廷上下的称赞。他参与朝廷重大政事的决策、法令的制定,深得皇帝信任。皇帝奖励他的功绩,多次封官加爵,太后经常赏赐他珍宝御物。可他决不贪婪,把钱财分给亲戚朋友,连家乡父老也得到过他的分赏,所以受到人们的赞扬。
李冲有一个远房外甥,是孤儿,无人照看,从小住在他家里。有一次,有人给李冲家送来一匹良马,目的是求李冲给他找一个官做。正好李冲不在家,外甥便自作主张地将良马收下,也没有告诉李冲。几天以后,李冲见到这匹良马,以为是家里新近买来的,便骑它上朝。马的主人看到李冲骑了自己送去的马,可谋官的事只字不提,于是认为上了当,就到处讲李冲的坏话。李冲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大发雷霆,便将自己的外甥判了死罪。孝文帝打算把京都南迁,大臣们都反对,可是皇帝不听劝谏。李冲便耐心地规劝皇帝,讲明利害得失,说服了皇帝。孝文帝几次领兵出征,朝内大事全交付李冲。李冲处理得非常周全、缜密。由于劳累过度,李冲才四十岁,鬓发便已经斑白,身体衰弱,但仍然不辞辛劳,为朝廷出谋划策。孝文帝也将他看成不可缺少的助手。
当时有一个叫李彪的人,初到京都时投奔李冲。李冲非常欣赏他,常在皇帝面前推荐他,两人关系也很亲密。李彪后来当上了朝廷的中尉兼尚书,成了皇帝的近臣,非常自傲,一改过去的面孔,对李冲也疏远而且无礼,大臣们对他很是讨厌。在皇帝南征离开京都的甚时候,几位大臣找李冲联合控告李彪。李冲亲自执笔,写到李彪忘恩负义的地方,李冲气得怒不可遏,一拳击断书案。因此生出急病,无法医治,仅十余天便死去了。
孝文帝听到噩耗,悲伤不已,急忙回驾。他经过李冲的墓时,痛哭失声,对大臣们说:“李冲清俭居躬,身负重任,因为有他替我主持朝政,我出征才没有担忧的事情,如今他死了,我以后依靠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