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1)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2)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4)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5)有物有则。(6)民之秉夷,(7)好是懿德。’(8)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
(1)乃若:朱熹:《集注》云:“发语辞。”焦循《正义》引程瑶田《通艺录》云:“乃若者,转语也。”(2)才:朱熹《集注》云:“犹材质,人之能也。”(2)铄(shuò 朔):朱熹《集注》云:“以火销金之名,自外以至内也。”又,《尔雅·释诂》云,“铄,美也。”谓自外而加的美饰。(4)无算:无法计算。(5)《诗》曰:此处诗句引自《诗·大雅·烝民》,这是首赞美周宣王的诗歌。蒸,《诗》作“烝”,毛传释为“众”。(6)则:指法则。(7)秉:郑笺云:“执也。”夷:《诗》作“彝、毛传释为“常”。(8)懿:毛传云:“美也。”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说:‘本性没有善,没有不善。’有人说:体性可以成为善,可以成为不善。所以,文王、武王在位,民众就崇尚善;幽王、厉王在位,民众就崇尚暴。’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有的人本性不善。所以,尧这样的君主却有象,瞽瞍这样的父亲却有舜,纣这样的侄儿、这样的君主却有微子启、王于比干。’如今老师认为性善,那么他们都错了吗?”
孟子说:“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善。至于成为不善,不是资质的罪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所以说,求索就得到,放弃就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资质的缘故,《诗》说:‘上天生育万民,事物都有法则。民众把握常规,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有事物必定有法则,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
【段意】
此章具体阐述性善问题。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后天的修养只是对这些东西加以提高、发扬罢了。朱熹《集注》云:“性虽本善,而不可以无省察矫揉之功,学者所当深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