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 又想改变北方旧的风俗, 于是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但京城的人大多不乐意。
齐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北魏皇太子在太庙举行加冠礼,拓跋宏召见群臣,问:“你们希望朕远追商、周呢,还是连汉、晋都比不上?”咸阳王拓跋禧回答说:“群臣都愿意陛下能超过前代帝王。”孝文帝问:“那么应当移风易俗,还是因循守旧呢?”拓跋禧回答:“愿意圣上为政日益更新。”孝文帝问:“是止于一代,还是希望流传百世?”回答说:“愿意流传百世。”孝文帝说:“那么一定要改换风俗,你们不能违背。 ”回答说:“圣上下旨,臣下服从,谁敢违背?”
孝文帝说:“‘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现在准备禁止说鲜卑语,全部改说汉话。三十岁以上的人,习惯已久,可以允许不立刻改过来。三十岁以下的人,凡是朝廷任职的,不许再说过去的语言。如果有故意不改的,就要降职免官,各位要谨慎。王公卿士们认为怎么样?”拓跋禧回答说:“一定遵照圣旨。”
孝文帝说:“朕曾经与李冲讨论过,李冲说:‘四方的语言,不知道哪一种是标准。帝王用的语言,应当作为标准。’李冲的话,罪当处死。”然后看着李冲,说:“你辜负社稷, 应该让御史把你拉下去。”李冲脱下帽子,磕头谢罪。孝文帝又指责留守洛阳的官员,说:“昨天朕看到妇女仍然穿着夹领小袖的衣服,你们为什么不遵照前面的诏令?”官员们都磕头谢罪。孝文帝说:“朕说得对错与否,你们可以当面辩论。为什么上朝就顺从圣旨, 退朝就不从呢?”
六月初二,孝文帝下诏:“在朝廷上不许说鲜卑语,违者免去官职。”第二年正月,拓跋宏下诏,认为:“北方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以土德称王,所以称拓跋氏。土,是黄颜色的一种,万物的本元,应该改姓元氏。各功臣旧族从代地迁来的,姓氏有重复的,全部更改。”于是,改拓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更改的其他姓氏,多得数不过来。
此后不久,北魏又改变旧有的度量衡制度,改用长尺、大斗,按照《汉书·律历志》的规格制度。八月,北魏在首都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十二月,拓跋宏在光极堂召见文武百官,赏赐汉人的冠帽、衣服,要他们不要再穿鲜卑服装。在此以前,北魏人民从未用过钱币,这年,拓跋宏才下令铸“太和五铢”钱。待冶炼设备初步完成以后,拓跋宏下诏:无论是朝廷或是民间,以后的商品交换,一律用钱币作为流通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