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译文】
内心了无一丝杂念,人的善良本性才会出现,心神不宁而想要发现本性,那就像拨开水波来找月亮一般,越拨越是找不到;意念清纯时脑海才会清明,假如不铲除烦恼而想心情开朗,那就等于想在落满灰尘的镜子前面照出自己的样子,徒增尘土。
【注解】
心虚:指心中没有杂念,并非通常所说的心中恐惧。
性:与生俱来的气质,《中庸》中有“天命之谓性。”
【评语】
心虚意净是为了在大彻大悟中发现本性,还我本来面目。寻根究底一切是受本性的操纵,只有内心了无杂念时本性才会出现,如果善恶、是非、爱憎等各种杂念缠绕心头,要想发现本性就等于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一般。坐惮论道固然需要心虚意净明心见性,修身养性同样需要如此,以摒除私心杂念,培养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