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学习的论述中,孔老夫子认为学习者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君子学,一种是为小人学,所以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
孔老夫子也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为己,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和他人。“为人之学”,就是学了一点知识和技能以后,把它当工具,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所以孔老夫子曾经直截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就是教诲弟子们所学的一切,要重在修养自己的德性。所以君子不会有那样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做一个完善自己内心的人。只有时时内求、内观自省,才会不断提升自己,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体会修学的乐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现在我们来体会一下《论语》一书中有关“乐”的字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人生一乐;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三句说的是安贫乐道的人生之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志学求道,自得其乐……
所有这些,都是指的君子之“乐”,是君子在修道立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德之“乐”。
君子之“乐”并不难,做好自己的事,先做一个如法善良的好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基本界定,也就是说君子的基础,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然后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君子,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的。这份担当,就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在发达的时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个人在穷途末路困窘不堪的时候,也决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了。一个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断完善、磨砺自己,真正提升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
夫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想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而小人每天就惦记自家的房子,他不会想到大庇天下寒士,每天都在算计着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在小私、小我里面打转,所以是小人。所谓“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自私自利的人,“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而没有一天是快乐的。
孟夫子说“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如果大家都是“小人”心,我们的社会发展就不堪设想了。
所以君子是明了人生真谛的人,“乐”在道中。古人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们于学业、事业、家业、道业中都会坚守自己的节操。
“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我们修养自己,不仅自己“无忧”,有“终身之乐”,还会利国利民利家,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