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产听郑国之政,(1)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2)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3)岁十一月徒杠成,(4)十二月舆梁成,(5)民未病涉也。君于平其政,(6)行辟人可也,(7)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1)子产:即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亦作“子美”)。郑国贵族,曾在郑简公、定公时(公元前565—前514 年)执政二十多年,实行改革,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郑国,周中期所封的诸侯国名,其始封国君是周宣王的弟弟,西周未年东迁至今河南境内,前375 年为韩所灭。
(2)乘舆:指子产自己所乘坐的马车,溱:水名,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东南与洧水汇合力双泊河,东流入贾鲁河。清:水名,源于河南登封以东,东流至密县与凑水汇合。
(3)惠而不知为政,朱熹《集注》云,“惠谓私思小利,政则有公平正大之体,纲纪法度之施焉。”按,在《论语》的《公冶良》、《宪问》篇中,孔于亦以“惠”来评价子产刀可参看。
(4)岁十一月:孟子所称的月份大多是周历,周历建子,故其十一月相当农历的九月。徒杠:朱熹《集注》云:“可通徒行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独木者曰杠。”据此,徒杠即简陋的独木便桥。
(5)舆梁:孙奭《孟子正义》云:“舆梁者,盖桥上横架之板若车舆者。”朱熹《集注》云:“《夏令》曰‘十月成梁’,盖衣功已毕,可用民力,又时将寒沍,水有桥梁则民不患于徒涉,亦王政之一事也。”
(6)平其政:赵注云:“平治政事刑法。”(7)行辟人:辟同“避”。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有专人开路清道,要行人回避。
【译文】
子产主持郑国的政务,用自己的座车在溱水、流水边载他人过渡。孟子说,“子产有恩惠,但却不懂得治理国政。十一月搭好夫人的便桥,十二月搭好行车的梁桥,民众渡河就不会为难了。君子整治好自己的政务,外出使行人避道都没有关系,怎么能一个个地把人渡过河去呢,因此,治理国政的人去使每个人满意,连时间也不够了。”
【段意】
孟子认为,子产的这种思惠只是小惠。小惠当然比不施恩惠好一点,但对于子产那样主持国政的人来说,就不够了。执政者要治理好国家,使民众安居乐业,是最大的恩惠,这比具体地做一两件事情要好不知多少倍。因此孟子要批评子产“不懂得治理国政”,如果懂得的话,早就会由有关部门架好桥梁,不需要他去为人摆渡了。诸葛亮曾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与孟子的意思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