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于。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1)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注释】
(1)瞽瞍[ɡǔ sǒu]:舜的父亲。底像:赵注云:“底,致也;豫,乐也。”
【译文】
孟子说:“整个天下都非常快乐地要来归顺自己,把整个天下快乐地归顺自己看得如同草芥一般,只有舜是如此。得不到父母的欢心不能够做人,不顺从父母不能够做儿子。舜竭尽事奉父母之道使父亲瞽瞍欢乐,使瞽瞍欢乐而感化了整个天下,使瞽瞍欢乐而安定了天下做父子的人,这就叫做大孝。”
【段意】
此章阐发儒家的孝道。“孝”的涵义有广有狭,最狭义也是最起码的,是要能奉养双亲,不使他们挨冻受饿;再进一步,是要愉悦父母的精神、意愿;最广也是最难得的是像舜那样,通过自己的孝行来教化天下之一,通过自己家庭的和睦来使天下安定。后来的理学家则将“孝”概念化了,从中引出了“天下无不是底父母”的结论,要求子女无原则地一味以顺从为准则,有人甚至说:“谁如此而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彼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者,常始于见其有不是处耳。”(朱熹《集注》引魏了翁语)使先秦儒家在“孝”这个范畴上残存的一点有益的意义也完全消失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