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设置羲和命士,督促实际管理财政的五均、六管制度。每郡有几个份额,都由富豪、大商人担任。这些官员乘坐驿车,谋求小利,往来全国,趁机与郡县官吏勾结,做假账。国库未能充盈,百姓更加穷苦。
天凤四年(公元17年),王莽再下诏,重申肯定六管制度。每一项管理制度下达,总要为它设置条规禁令,违者重罪甚至斩杀。奸猾之徒与贪官污吏同时侵害百姓,百姓不得安宁。此外,上公及以下有奴婢的人一律交税金,一婢缴纳三千六百钱,天下愈发愁苦。新立的法令,琐碎而且苛刻,百姓动辄就不慎触犯。农民没有时间耕田种桑,徭役繁重。而旱灾、蝗灾接连发生,诉讼官司长久不能结案。官吏用残暴的手段建立威严,利用王莽的禁令抢占民间财产。富人无法保护自己的财产,穷人不能活命。
于是,百姓们无论贫富都当起贼寇。临淮人瓜田仪盘据在会稽郡长州。琅邪吕母聚集党羽数千人,诛杀海曲县宰,乘船入海为海盗,人数越来越多,有一万左右。荆州发生大饥荒,百姓逃入山野沼泽,挖掘荸荠而食,相互抢夺。新市人王匡、王凤出面为大家评理,排除纠纷,于是被推做首领,拥有数百人。这时亡命客南阳马武、颖川王常、成丹等,皆来投奔。他们一起攻击距城市较远的村落,藏在绿林山中,数月之间,集结到七八千人。又有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等,与王匡同时崛起,皆达万人之众。
王莽派出使者,到当地赦免这些盗贼。使者回京之后奏称:“强盗们解散之后,不久就又会合,问他们原因,都说:‘怕法令多且苛刻,动辄犯罪。努力劳动得到的报酬,还不够缴纳赋税。就是闭门自守,又往往因邻居私自铸钱或携带铜,连坐入狱,贪官污吏,逼人欲死。’百姓走投无路,便都起来做盗贼。”王莽大怒,革其官职。有人顺着王莽之意,说:“小民猖狂刁猾,应该斩杀。”而且说:“这只是偶然的暴乱,不久将会灭迹。”王莽高兴,便升其官职。
第二年,琅邪人樊崇在莒城聚众起兵,有一百多人,辗转进入泰山。盗贼们因樊崇勇猛,纷纷归服。一年之间,集结了一万余人。樊崇的同郡人逢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也分别起义,也有一万人之多,又带着部下跟从樊崇,并一同回军进攻莒城。未能攻下,他们就在青州、徐州一带流窜抢劫。王莽派遣使者调遣各郡、各封国军队进击,未能取胜。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四月,王莽派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东征讨伐众贼寇。最初,樊崇等人的部下逐渐强大,于是互相约定:“杀人的抵命,伤人的赔偿。”其中最尊贵的称号是三老,其次是从事,再次是卒史。等到听说太师与更始将军率军前来攻伐他们,恐怕部下跟王莽军队在混战时难以辨认,于是下令部下都用朱砂涂抹双眉,以便互相认识辨别,因此号称赤眉。王匡、廉丹一起率领精兵十余万人,一路放纵士兵,不加管束。东部地区为此出现民谣说:“宁遇赤眉,不遇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