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乘东北日军已被消灭,而国民党军远在西南大后方的空当,为争取先机进入东北,急速从关内各大战区抽调了 2万干部、ll万部队,于10月底前后到达东北,实施战略展开,与东北抗日联军保留下来的骨干相结合,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由林彪任司令员,彭真任第一政委,罗荣桓任第二政委,吕正操、李运昌、周保中任副司令员,萧劲光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委,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对四面八方开来的部队进行整理,先后在东、南、西、北满建立了若干军区和纵队、师或旅。46年 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大力从事根据地建设,遏止了国民党军的进攻,部队迅速扩大。1947年经过统一整编,建立了第1、第2、第 3、第 4、第 6、第 7、第 8、第 9、第 10纵队和 10多个独立师(旅)、骑兵师,向国民党军发动了强大的夏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同年 l1月 25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
1948年,东北人民解放军新建第 8、第ll、第12纵队、炮兵纵队和铁道纵队,8月,成立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全部 12个纵队、炮兵纵队、铁道纵队和 l1个独立师都属野战军序列,并且成立了第 l、第 2兵团机构,执行机动作战任务。辽沈战役以后,东北野战军成为战略机动部队,挥师入关,与华北军区部队协同,进行平津战役。
1949年春,按照中央军委统一整编命令,东北野战军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邓子恢任副政委,萧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 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辖第 40、第 45、第 46军)、第 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萧华,辖第 38、第 47、第 49军)、第 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辖第 39、第41、第 42军)、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辖第 43、第 44、第48军)和特种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委钟赤兵,辖炮兵第 l、第 2、第 5师、战车师等);在长春起义后改编而成的第 50军和原属第三野战军建制的两广纵队,也拨归第四野战军序列。全野战军兵力达 90万人。5月,在向中南进军途中,野战军机关与中原军区合并,改称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在湖北金口起义的国民党军张轸部改编为第 51军,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程潜、陈明仁部改编为21兵团,也编入第四野战军序列。同年 12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机关与中南军区合并。1950年春夏,进行渡海作战,先后攻占海南岛和万山群岛,完成了向中南进军的任务。